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019年3月21日,福建江夏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郑建岚,校党委副书记王长勇、副校长程灵再次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部分思政课教师进行座谈。

郑建岚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在思政课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思政课建设强调了四点意见:一是站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和思政课教师肩负的重大责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二是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共同推进形成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上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认真思考如何加强思政课教学效果,落实好思政课建设重要任务,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四是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将全力支持、真心实意关心关怀思政课教师,积极为思政课教师创造更好的教学、工作、生活条件,使思政课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长勇、程灵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王长勇副书记强调:一要严格按照总书记“六个要”“八个统一”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格局;二要深入研究如何做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集中精力攻克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难点;三是面对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开放思维,开拓视野,创新教学,才能触动学生心灵。

程灵副校长围绕“真”“深”“升”三个字强调:一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真实的世界,真诚与学生交流,真心关怀学生成长;二要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思政工作思想,深化实践思政课改革;三要实现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升华,提升凝练教学成果,上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层次。

党政办、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负责人作了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健彪教授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了汇报。郭健彪院长特别强调了思政课的政治引领性和价值引导性,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突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明确:要使学生相信的,自己首先要坚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希望学生实现的,自己首先要示范。切实践行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与期望,上好每一堂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佩兰、黄圣、欧晓琳、谢珍萍、许金柜、刘双、曾正滋联系思政课教学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
张佩兰老师表示,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说明这个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但也是青涩的、不成熟的。所以更要我们思政课教师主动走近学生,陪伴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首先我们的课堂要有亲和力,要在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中充分关注“00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思政课教师要当学生“拔节孕穗期”的灵魂指引者和引路人,更需要教师提升理论素养,只要我们做到了最好的自己,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肯定能上好课。

黄圣老师表示,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我们首先就要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教学之中。福建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恰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爱国热情和无私奉献。作为福建省属高校,通过讲述福建红色文化故事,与学生共情,方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欧晓琳老师表示,总书记要求我们思政课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相统一,在知识讲授中传递价值观。对于这一点我特别有感受,我觉得做好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在于要走心,成为学生的心灵朋友。这首先表现在,思政课要走进学生,帮助他们回答青年阶段在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指引他们的成长道路。同时,思政课的走心还表现在要学会聆听学生的想法,尤其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大胆的表达观点。

谢珍萍老师表示,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将这两大任务融合起来的桥梁。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一方面,学生提高了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避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过度专业化”和“知识窄化”等问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关照了“眼前的苟且”,学生可以掌握到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又拥有了“诗和远方”,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理想和信仰的高度和广度。

许金柜老师表示,总书记关于“三个视野”的要求展示出了要做好一名思政课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下苦功夫。“三个视野”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性,要及时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其次要深入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广泛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特别是历史知识;再次要时刻关注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和国内外社会思潮,并且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这样才能紧扣时代脉搏。

刘双老师表示,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总书记“八个统一”的要求,作为思政课教师,我认为首先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同时,还需要在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让教学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创新不仅仅表示教学手段创新,还应当包括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曾正滋老师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首先就在于我们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为此,我们必须做到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要求的,每一个思政人都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总书记这次讲话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解释实践、用伟大的实践来印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投入实践,推进实践。

福建江夏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校内外资源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作为,从思想引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育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立德树人,凝练“求真、养德、树人、至善”教育理念
“求真”,就是学习与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信仰之,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养德”,就是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性和德行;“树人”,就是既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又要为学生追求美好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根基;“至善”,就是强调学生的自我完善与思政教育的引领塑造,是无止尽的过程,容不得丝毫懈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将“求真、养德、树人、至善”的教育理念落实为“以思想传播为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指针。教学指针既强调思政课的知识传播作用,更关注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功能。
二、勇于担当,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宣扬新时代优秀思政课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果显著、阳光靓丽的新形象,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教师崇德向善、创先争优,让教师队伍建设更具有方向感和价值感。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2项,省社科重点项目2项,省社科一般项目8项,获得省重大教改项目1项,一般教改项目3项。已出版专著1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3篇。2018年,1名教师的政策咨询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用,1名教师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长、常务副省长双批示。
三、矢志创新,着力加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打造一个敝心扉、有温度的思政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创“通向美好生活”德育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探索“理论回溯-现实提升”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在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的同时融入红色文化传承,采用微电影的方式讲述“身边的历史”。
四、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解释并改善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多年社会实践工作基础上,将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整合起来,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来建设,建立起“统一管理、合并使用、分步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2018年,打通了思政课社会实践与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社会实践,实现了有机衔接,正在探索出一条项目式、基地式社会实践的新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立德树人,思政课任重而道远。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乘着高校思政课大发展的春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更多的高校学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